第174章(2 / 3)

晃了晃,嘴上不肯饶人:“我在您心里就是个老狐狸呀?您等着瞧就是了。”

皇帝失笑,不是老狐狸,也是个山野间出来的小狐狸成精,他为了谁啊?还不是打算提前替她掌几分体面么。

罢了,静嘉不愿意多说,皇帝也不问,左右静嘉的稳妥他还是相信的。

没想到静嘉还真是给了皇帝几分惊喜。

满人入关前,满族的姑奶奶们地位很高,可自打入了关,圣祖嘉廉帝便推行汉化,好的学了多少静嘉不评论,可一些迂腐的礼法规矩也学了来。

还有好些老姓儿人家自诩高汉人一等,哪怕是走鸡斗鸟玩儿都要玩儿出花样,这规矩甚至比好些汉人家里还要刻薄,慢慢女子地位就低了下来。

到承德帝时候,说句不好听的,满人家姑奶奶除了没嫁人的时候地位还稍微好看点,嫁了人后但凡家世不那么硬气,活得还不如汉人家里的女子,几乎都被磋磨得郁结于心,长寿的就少。

哪怕墨勒氏那样疯,她也不敢明目张胆指责安国公是渣滓,只能暗地里想法子害人。

静嘉若是以后想要做皇后,她家世跟不上,哪怕宝赫替她做脸,也要叫人瞧不起,不知道要添多少腻烦和算计。

她隐忍多年下来,绝不可能再受被人桎梏的罪,所以她要叫女子的地位高起来,不说能够与男子平起平坐入场为官,起码不能作为男人的附属能够随意被人掌控了人生。

她改不了这世道,却能潜移默化提高自个儿在女子心中的威信。

别看男人在家里家外都说一不二,实则女子被压迫久了,不动声色也能做很多事儿,不然枕边风是怎么来的呢?

七巧节前一日,静嘉登上贵妃位后,头一次以贵妃的身份给内务府和后宫妃嫔下了命令,着内务府给园子和宫里所有宫人和后妃都传达贵妃旨意,七巧节要满皇城同乐。

七巧节自古便有,随着岁月醇厚前行,这个与年轻人有关的节日花样儿层出不穷,闹得极为热闹,认真算起来是女子最放松也最展扬的一日。

静嘉便是想叫女子的身份也更展扬些,与魏嬷嬷商量着,将自个儿惦记了许久的想法提了出来。

七巧节之所以被称为七巧,有乞巧、赛巧、斗巧、应巧、验巧、输巧、迎巧七种玩法儿,只各地风俗有所不同,各有各的偏重,大清上下都会的当属前三巧。

静嘉令内务府掌礼司出了一纸巾帼榜,张贴在园子里大宫门左右,宫里则张贴在东西六宫前头。

只要愿意参加的宫人,即可参加这三项的比拼。

斗巧是用混合了日夜晾晒过的七巧水,看最多能够立起多少根针。赛巧是在傍晚时候不点灯,只用五彩线编织吉祥纹的络子,而乞巧则是比拼对月穿针。

巾帼榜规定了用一日功夫,宫人们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参加,分为早中晚三场,榜单只取三次比拼的前三位,共计九人,获得由正和帝和锦贵妃共同赏下的五福东珠绣鞋。

那绣鞋是用上好的月白色云锦做了,左右各绣两只金蝙蝠,正前方也有一只,而在前方金蝠的唇角衔一枚东珠。

按理说东珠有规制,奴才们是绝对不可以用在自己身上的,可皇帝下了旨,得五福东珠绣鞋者,穿绣鞋可见尊位不跪,有冤屈可越级面圣,将来可以自主择婚,任何人不得强迫,一旦被发现有违背者,按抗旨处置。

内务府将贵妃的命令传达到各处后,满宫的宫女们哗然,包括在后妃身边伺候的。

能近身伺候的宫女,比其他地方的宫女是要多一份展扬,可知道了主子的秘密,也失去了选择出宫的权利,好一些叫主子赐婚给门下的奴才,不好的干脆命都保不住。

若是能够上那巾帼榜……宫女们个个儿都心思浮动,且不说能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