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商会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商会的茶商,都是一部分留在本地,一部分抗着价对外卖,但是越远的地方货越少。
朝廷这个过路税影响越来越明显了,本地没有的东西价格在急剧上涨,而本地盛产的东西价格在快速暴跌。农户、商人的收入都在减少,抱怨的声音越来越多。
九州是齐国的量产大省,唐家更是出了名的大粮商。唐家家主近些日子愁的白头发都要多了许多,粮食这东西虽然能存的更久一点,但是粮食的价格却比其他东西要敏感的多,受这过路税的影响尤其大。
他走去自家店铺的路上路过了南宫家的茶叶铺,想起过些日子要请知府大人,就想着去买点团茶。他自己没多喜欢团茶,但是听闻知府大人很喜欢那滋味儿多样的团茶。
走进店铺,找那店小二问了一下团茶礼盒还有没有货,结果发现之前二百两的礼盒已经变成四百两了!
“小二哥,你们这个价格?”
“这位老爷,小的先给您报价,就是因为涨价了。朝廷收了个过路税,每过一城收一成,我南宫家所有的茶叶全是跟着这过路税涨的,没有多要您一点银子。”店小二因为这价格也受了不少的委屈,但是东家说了,不降价,随缘卖。
唐家自己也往临安卖过粮食,他心里一估摸,这价格是对的,“你们家最便宜的茶叶也这么卖?”
“差不多,有个别的降了一点价,但是不多。”
“如果别人都降价的话,你们岂不是没有生意可做了?”
“那不会,咱临安茶叶商会的铺子都没降价。您要是找降了价的,我还真知道一家,不过他家没有团茶。”
唐老爷看那店小二不像是在骗他,这团茶本来也只是南宫家才有,他买了一盒后就离开了。等他到了自己的铺子,就喊了伙计出去看看这些临安茶商是不是真的没有降价。
掌柜拿了账本给他,“老爷,这个月粮食又降价了,如果再降价,那可就是亏着卖了。”
唐老爷不看账本也知道掌柜的话是实话,“不降价了,若是卖不出去就不卖了。”
“那明年咱们还收粮食吗?”
他皱皱眉,一时也下不了决心,“等等再说。你注意下其他家的情况,我这心里不踏实,总感觉要出事。”
看完账本又去看了看后面的粮库,这粮食多的令人发愁,平生第一次不喜欢看到这么满当的粮库。
被他派出去的伙计都回来了,这临安的茶叶铺,除了成家以外都没有降价。听那些店铺说,临安的茶商成立了个商会,这价格是他们约定好的。
商会?闻所未闻,但是唐老爷仔细一琢磨,这法子未尝不是个自救的法子。想起自家的小儿媳,他觉得有必要让小儿子去打听一二。
回到家的唐老爷一刻不停地将小儿子给喊到了跟前,“你去让你媳妇儿问问这临安商会是怎么回事。”
唐六少一听商会,立马回道“爹,不用问,我知道。”
“你都不知道我要问什么,就知道了?”
“南宫家的大小姐和我媳妇儿是手帕交,在她嘴里她这小姐妹可是个厉害的不得了的人物。这临安的茶叶商会就是她给鼓捣出来的,有很多约定,其中一个就是约定最低销售价格。”
唐老爷又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这我不就知道了,我媳妇儿也不知道啊。”
唐老爷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要亲自会会这位年轻的掌舵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