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2)

这宅子的已经写在徐京墨名下了。宅子里一应俱全,无论是家具还是米面粮油。

但是母子二人还是想找点营生,这样心里才踏实。徐京墨不准母亲再做绣活,先不说能赚多少银子,就说这双面绣也太费眼睛了。

徐子凌考虑了许久才定下做些糕点的生意,做糕点不需要太大的铺面,因为没有堂食,而且这生意的成本也不会太高,对于手头不算宽裕的母子二人来说恰好合适。

她自己就是个爱吃点心的人,过往在府里闲来无事,也琢磨过许多糕点的花样,应付民间口味当是足够的。

“需的要请个婶子来帮忙,您不可能累到了。”即便是做糕点,一个人亲力亲为也是很费力气的。

“要请的,到时候就请个人在店里做,我只管当个甩手掌柜就是。”糕点最重要的就是配方,也就是馅料一类的东西,这些徐子凌都打算自己在家做好,然后将备好的东西送到店铺里,让厨娘去做个花样再售卖。

看出儿子有些担心,她笑着说,“那铺子斜对面是南宫家的茶铺,安全的很。”

看来这铺子也是他们费心寻的,徐京墨只能记下南宫家的好,待到他有能力时再去报答了。

“那两个小孩儿就留在家里干点杂活儿?”

那十二岁的姐姐,其实什么都会了,七岁的弟弟到底还小,现在就是能干点跑腿的活计。“你给那小的起个名儿,日后就让他给你当书童。”

徐京墨马上就要去崇山书院读书了,身边总有个书童才是。

他看着院子里正帮着姐姐提水的小男孩儿,似乎还不错,那就试试吧,他的书童可不仅是帮他跑跑腿的,日后他会代表他出现在各家面前,若他是个撑不起来的,丢的可就是他的人了。

“你们两个过来。”

院子里的姐弟听到小少爷喊他们,姐弟两个赶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小跑过去。

徐京墨仔细打量二人,然后开口说,“以后姐姐就叫忘忧,跟在我母亲身边,既然你们到了徐家,就好好过日子,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是总好过你们的过往。弟弟就叫观言,你来当我的书童,能学多少,端看你的本事,我的身边不留废物。”

姐弟两个跪下磕头,算是正式认主。

徐子凌给二人定下的月钱暂时是500钱/月,等他们长大些再涨,如今这一个人也就只能当半个来用。姐弟俩本想着能吃饱就行,没想到还有月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徐子凌自从离开宣平侯府,日子从没过的这么舒坦,如今儿子有出息,生活有着落,她的心里也踏实了许多。虽然担心不知身在何方的弟弟,但是她相信他们一定会相见的。

赶在徐京墨去书院读书前,这糕点铺子就开了起来,徐子凌给铺子起名叫“玲珑点心铺”,这牌匾还是徐京墨亲手写的,别看他不过九岁之龄,书法已经相当不错了,他没有用馆阁体,而是用了后世的趣味宋体。

这招牌的字好不如字有趣,做生意吸引的是客人,而不是文人。

别说这招牌做出来还真让人耳目一新。徐子凌不打算一开始就推出许多花样,她只打算先做三样,就像儿子说的那样,品种越少成本才能越低,日后等生意好起来了,再慢慢推出更多的花样也不迟。

这几日,徐子凌一直在找合适的厨娘,要守规矩、机灵的人才好。最后还是忘忧推荐了一户人家,这两个小夫妻是从平县来城里讨生活的,为的就是让儿子能读书。

忘忧和弟弟过去也受过不少这家小娘子的帮助,知道他们人品好,才敢开口推荐的。

徐京墨亲自去寻了这对小夫妻,说了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