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1 / 2)

齐承帝看着跪倒一片的朝臣,眼神莫名,“此事容后再议。”

之后数日,每日朝臣都是集体请命,终于齐承帝代父下?了罪己诏,“朕承祖宗之业,坐天子?之位,理应上顺天意,下?安黎庶,使四海升平,百姓安乐。然登基以来,结党营私者?有之,尸位素餐者?有之,贪墨腐败之风渐盛。朕受妖僧蛊惑,致忠良之士枉死……”

徐家被平反,工部吴尚书全?家被流放三千里,原工部宋侍郎接任工部尚书,工部营缮司主事罗浩检举有功,被提拔为从五品的员外郎。

徐天赐又上奏,感?念陛下?恩德,还他们徐家公道,徐家被查抄的祖业悉数捐赠。君臣二人你来我往客气了几轮。说实?在的,齐承帝继位不到十?年,若是让国库一下?拿出这么?多银子?还钱,国库一下?就变得捉襟见肘。徐家若是收下?这笔银子?,名声一定会受拖累。

最后齐承帝追封徐尚书为“齐忠候”,同时赐给徐家一块免死金牌。

御书房里,齐承帝在与太子?下?棋。

“父皇,您为何只是判了吴尚书流放?”

“为臣者?,他听从皇命,算错吗?他有小心思?,所行并非君子?所为,只能说不对,不能说错。在构陷徐家之事上,他算是帮凶,这才?是朕治他罪的原因。”忠臣和佞

????

臣,只要好用都可以用,若是忠君有错,何人还会忠君?

太子?能看懂为什?么?他父皇会替皇祖父下?罪己诏,但是徐家一事上,总觉得有些怪异。但是他知道,他不能问?,只能远远地旁观。

没让齐承帝等太久,徐天赐一身常服进宫求见。

“陛下?,徐家事了,微臣再无遗憾,然疾病缠身,精力日衰,无法?再朝廷分忧,恳请陛下?恩准臣辞去官职,归乡调养。”

“浩然,不必如此。”徐天赐是他的伴读,两人年岁相当,虽然他因着当年的事情吃了些苦头,但是也不至于伤身至此。不过就是个借口,辞官的借口。

“陛下?,当年若非是心里的恨撑着,我怕是熬不到现在……陛下?的大恩,臣等铭记在心,臣虽身退,然忠君爱国之心,至死不渝。”

徐天赐的选择就是自己退下?,交出手中?的权利,至于徐京墨和徐正贤全?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他退下?,他们才?有空间;他退下?,徐家才?能保全?。

齐承帝看出他严重的坚决,其实?他等的也是这样一个结局,但是心里难免感?慨,“浩然,你怪朕吗?”

怪他逼他退下?,怪他一直知道吴尚书却未曾出手,怪他一直在试探他……

“陛下?,徐浩然的一条命是您给的,徐家满门的冤屈是您洗刷的,微臣只有感?恩,绝无怨念。微臣……”徐天赐声音有些哽咽,“微臣想爹娘、想兄弟姐妹,但是微臣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徐天赐双手捂住脸,遮不住的泪水顺着脸颊落下?,无论身居何位,他都没法?释怀,这种痛会伴随他一生。

齐承帝知道他肯定有些刻意,但是更多的是真心。

徐天赐上书请辞,三辞三让后,齐承帝最终还是允了他辞官,而后将其嫡长子?徐正贤升为正五品的漕运司郎中?。

之后,温阁老也以年迈为由请辞,却被齐承帝坚决的留了下?来。

这一切的风波过后已然到了岁末,许多人忽然意识到徐京墨已经在渔阳待满六年,如今是要回来了吗?

南宫府,“子?期是何打算?”

“他没什?么?打算,局中?人都是棋盘上的棋子?。”执棋者?决定棋子?的去处,齐承帝不打算杀驴卸磨已经是最好的情况,至于以后,只能且走且看。

徐京墨是不想回到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