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他这是试探,还是与其他官员打交道得出的结论,徐京墨哈哈一笑,“渔阳眼下倒是不缺银子,缺的是人和耕牛。”
他的诉求很明确,既然是谈判,那就认认真真谈。
“徐大人,你要耕牛是为了解燃眉之急,还是为了一劳永逸?”
耕牛的寿命可达二十年,为何会有此一问?“还请樊老板赐教。”
“不敢。牛虽好,但是终究是肉体凡胎,生老病死总是寻常。若是您为了解燃眉之急,买上些耕牛,牛死了再重买便是。”
重买就又是一笔支出,所以说这是应急的办法。徐京墨若是只求一时之功,大可如此,因为花费更少,短期内的效果更是一样的。
“若是本官想要一劳永逸呢?”
“需要有专长的人在此处建个庄子,他们这些人都有些看家本事,不能说保证每头牛都不生病、不意外死去,但是总能让牛活的更久些。”
第90章 多多益善的耕……
“有人愿意迁来渔阳?”
“有,许多富庶的地方牛商已经饱和,他们的生意还能继续做,但是想要做的更大却是不可能的。”
徐京墨端起手边的茶,轻轻拨了拨杯盖,清新的茶香扑面而来。就像这茶叶,在临安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价格远不及其他地方。
可是耕牛是民生之物,这些个商人想要开价几何呢?
他淡淡地开口问道,“为我渔阳一地举家搬迁,属实难得,本官概要如何感谢他们才好?”
“商人也是百姓,凡是百姓只求一世安稳、子孙出息。”樊老板可不是来结仇的,南宫云辞给他的信里,可是清清楚楚写了诉求,为了他儿子读书一事,他赶来的早,但是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
“愿闻其详。”
樊老板打听过后,有两家人是愿意搬迁来渔阳的。九州本就是粮产大省,如今地广人稀,耕牛的生意绝对是个好生意。但是举家搬迁不是小事,总要有足够的好处才行。
刘家原就是九州的人,他们家的生意基本只在府城四周,但是儿子们长大了,都有自己的心思,这不正闹着分家吗。这次愿意来渔阳的便是他们家大儿子,刘大自己就是养牛的好手,他媳妇儿很是能干。
另外一家,是西凉的胡家。他们祖辈是洛城人,现在想要南迁,但是也想要份营生的保证。西凉的生意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他的要求就简单了,官府保证他每年赚的银子不低于现在。
“樊老板,这两家到底是为了什么想要居家搬迁?”
“刘大和媳妇儿能干,但是架不住他家老太太偏疼小儿子,家里经常闹得鸡飞狗跳的。刘大是个疼媳妇儿的,不愿意妻子天天在家里伏小做低,也不愿意自己养弟弟,再让自己的儿子继续养弟弟。”
徐京墨瞬时想到了他老丈人,果然是大孙子、小儿子。愿意为妻儿着想的人,倒是不错。
“胡家就更简单了,西凉的买卖再大也就那么多,比起那边的风沙还是九州更让人喜欢。”
“为何之前不往其他去呢?”
“胡家在西凉虽不是独一份儿,但也是头一份儿的,要重新开始总是难以下定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