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1 / 3)

再不想出门,也还是要走出去的。徐京墨换上一身方便行走的衣服,带着观言、万掌柜和金吾卫的人一起出门。

最先去的是句容县,这个县与其他县不同,是渔阳后来才有的县,因为当时洪涝灾害,许多南边的难民迁到了此处才形成的县。所以这里人的姓氏就很多样化,不像其他地方,多是一个姓氏一个村,几个村成了个县。

都是外来的人,才更好相处,若是外来的人和本地的人混在

一起,那肯定是外来的人要按照本地的人的规矩来。

他们在县里找了许久都找不到能住的客店,有也是他们想岔了,北边被这群官商给把持以后,哪还有生意人来此?没有南来北往的人,又岂会有临时的食宿需求。

最后没办法,一行人到附近的村子里借住,运气不错,他们不仅找到了地方借住,甚至还住到了村长的家里。

虽然是村长,但是这住宿的条件也很是一般。二兴村主要的姓氏是牛、李和王,现任的村长是李村长。

“村长,二两银子还请您务必收下,不然我们也住不踏实。”

李村长看他们几人的行头都不错,也就收下了这银子,谁会嫌钱多呢。

“你们说你们是粮商?”

“是,我们家生意主要在南边,临安、金陵、江都都有我们家的生意。最近是得了风声,才想着来九州看看机会。”

李村长第一反应就是朝廷要给他们分地的消息,有地了可不就有多出来的粮食对外卖了,这些商人的消息还真灵通。

徐京墨看他脸上并无喜色,反而有些发愁的样子,感觉有些纳闷儿,“村长,可是有什么不妥?”

李村长回过神来,说“没什么。你们想必也是听了些消息才赶来的,我们知道的也不比你们多,只是盼着朝廷能拿出个好章程来,让大家伙儿都满意。”

毕竟是陌生人,徐京墨也不好追问,不过他听李村长的意思应该是分配上有些矛盾,恰好也是他们的来意,看来在句容县定能有所收获。

既然是以粮食为由,他们肯定要四处去问问粮价,徐京墨对齐元礼等人捞银子的手段还是很佩服的,垄断供给,再通过价格控制需求,硬是让他们手上的粮食利润多了一倍。

这些毒瘤被清理过后,九州的粮价很快恢复了正常水平,市面上的粮价约莫是600文/石。齐元礼等人手里的粮食被朝廷收走了,若是那些粮食都放出来,粮价最多500文/石。

他们没见到什么大的粮铺,只有那种刚开不久的杂货店,能卖的粮食也不多,别说几千石,恐怕连一百石粮食都拿不出来。

看来大部分人都还在观望,只有等朝廷诏令下来,才会真的有变化。四处走了一天,情况和他们之前所了解的相差不多,徐京墨觉得可以主动试探一下百姓对分地的看法。

“观言,去买点酒菜,晚上请李村长一起来吃酒。”昨日李村长有些未尽之言,且看看能不能让他酒后吐真言。

晚上李村长被请去吃酒,看着一桌的下酒菜,他眼睛都有些移不开了。他和其他村民一样,这些年过的都是苦哈哈的,别说肉,就连饭都是吃不饱的。

几杯酒下肚,感觉人都清爽了许多。

“你们是不是想打听什么事儿?”平白无故给他买酒,好酒好菜必有所求。

徐京墨笑笑,“李村长,我们是生意人,确实是听说朝廷要给九州百姓分地才来的。家里做粮食生意,自然需要稳定的渠道收粮,但是今儿我们出门转了一圈,连个大点的粮铺都没见到。”

李村长又是一杯酒下肚,高耸的颧骨已经有些泛红了,这事儿也不是什么不能讲的,反正都是传言。“官府还没有正式告诉咱能分地,要真的分了地,你再收粮食肯定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