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 / 2)

“本来也不是为了见他。”徐京墨对九州的情况已经有了些猜测,这样的掌控力怎么可能只是区区一个商人。

两个人的哑谜,余家小姑娘是肯定听不懂的,她只是隐约听明白徐京墨要去渔阳查证什么。

见她紧咬着嘴唇,徐京墨淡淡地开口,“我知道你不信任我们,但是眼下你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他们一直在找你,想来是因为你父亲手里有他们的把柄,你不愿坦诚也无所谓,我自有办法查证。”

仅凭一个孩子是不可能那么精准地找到南宫云辞的,一切的偶然都只是精心布局后的必然。“你与你背后的人若是只打算好好活下去,本官可以找人送你们去临安,到那里,你们隐姓埋名好好过日子便是。”

余家小姑娘抬起头,眼里的泪滑落,恨意却又像有了实体一般的具象,“我爹有他们的账本。”

“官员受贿的?”

“对。”余家小姑娘似是想通了一般,“徐大人,我爹说有人通过放租子法子将百姓的田地收为己有。”

南宫云辞和徐京墨都从彼此眼中看出那句未说之言,“果然如此”。

徐京墨将纸条给了青影,“有劳。”

青影看了眼南宫云辞,然后抱拳离去。不一会儿,信鸽就从府上飞走。

“你安心住下,若是遇到不妥的,随时来找我们便是。”

“你们不问账本吗?”

“问了你就会给我们吗?”

南宫云辞笃定的口吻让余家小姑娘沉默了下去,至少,此时此刻她不会给的。账本不仅关系着她的小命,更关系着他们一家人枉死的冤屈。

夜里,南宫云辞看着徐京墨紧皱的眉头,伸出手,抚平他的眉心,“你在担心什么?”

“阿辞,若是为了银子,大可不必这么大费周章。”官员们沆瀣一气随便编织点苛捐杂税就能捞到银子,如此费心费力地布置一切、周全一切,所图之事,岂会只是区区一点银子。

“你怕是要与武大人见上一见了。”

等青影确认了信鸽的去处是严知府后,徐京墨就约着武大力见了一次。不过他们不能光明正大的见面,这城里有无数的眼睛盯着他们。

自那日以后,徐京墨就又过上了每日闲来无事的日子。不过他倒是找张茂提过一回,希望多请些有名望的举人,甚至进士去各地任教。

张茂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子期,非是我等不愿如此,只是读书人有读书人的傲气,九州这地方的百姓虽然淳朴,但是资质也愚钝。”

徐京墨作揖回道,“孟子有云,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简单说,教育人者先受教育。徐京墨意思是如今教书的夫子本事不行,所以才教不会学生。

张茂被他一噎,心里也不痛快,“不如子期去找找你的同期,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去这些地方教书,若是愿意,九州上下自然欢迎之至。”

找人是肯定要找的,只不过来的可不会是什么教书先生。

徐京墨从驿站寄了几封信出去,有送去临安的,也有送去金陵的。张茂等人知道以后,内心嘀咕,这个小徐大人莫不是真打算请自己的同窗去渔阳教书吧?

“咱们范学政都不操心这官学的好坏,小徐大人倒是热心。”

九州学政范大人成日里就喜欢掉书袋子,闲来无事经常举办个茶诗会,约上一群酸文人在那儿自娱自乐。这人出自范家,一向鄙视那黄铜之物,也不喜欢与寒门子弟打交道,觉得那是自降身份。

虽说范大人与他们不是一伙的,但大家并不冲突。

“他想做出点功绩,这倒好理解,如今看来,不过是个徒有虚名的人,晋升如此之快应当是得益于他的老师和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