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为民院长,及老神探亚历克斯等人的带领下,在场几千人全部站起身,为台上的周游献上掌声。

所有人都清楚,这掌声是周游应得的。

因为就在刚刚,他再次为全球推理迷贡献出能持续推理百年的案件,一起集推理、讨论、艺术、欣赏价值为一身的世纪大案。

用老神探亚历克斯的话来说就是,

“这将会是我一生中都将铭记的案子,我将自己带入到故事中每一个人身上,尝试着去了解他们,用他们的身份思考、说话、做事,想要探知最终真相,可我失败了,我在其中看到了自己最为黑暗的一面!”

郑广平:“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去分析三名当事人的叙述动机,可以发现支配他们这么做的根源是统一的,那就是人性中的阴暗!”

“没错,这种阴暗正是利己主义者的私望。”

张国志点头,继续道:“同样也可以认为是不敢直面自身所作所为的虚伪。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尽力粉饰谎言,借此掩盖真相。”

众人落座后,周游耐人寻味目光看向第一排的格恩斯。

格恩斯手中攥着的手绢几乎湿透,在周游讲述的后半段,他头上的汗就没停过,整个人像是被放在火上烤。

见周游目光望来,他不自觉地想要避开,但很快耳边便响起周游的声音,

“格恩斯先生,您对我方才讲述的这起案件有什么看法?”

一句话将格恩斯问得老脸更红了。

既然周游开口了,他也不得不起身回答,就在格恩斯起身的刹那,礼堂内再次传来欢呼声。

格恩斯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傻站着,等待欢呼声停息。

同学们觉得闹得差不多了,这才笑望向前排格恩斯背影,想听听他会怎么说。

酝酿半晌,格恩斯这才缓缓开口,“周先生的才华让我折服,这是我的真心话,而且周先生对现实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与人性的透彻思考,更是让我大开眼界。”

“对于案件真相,格恩斯先生怎么看?”

“这个......我想除了周先生,没人能了解案件真相。”说罢,格恩斯朝台上深鞠一躬。

即便这样,周游也没打算就这么放过格恩斯,继续追问:“那格恩斯先生觉得我需要给美丽国侦探多久时间,方便他们找出真相?”

听到这话,格恩斯再次呆立当场,头上的汗不要钱地往下淌,他只能边掩饰尴尬边擦汗。

这一幕,引得前几排众人一阵大笑。

第391章 现实中的密室杀人案

对于全球悬疑推理爱好者来说,《罗生门》的出现无异于一场狂欢。

无数人在网上、论坛中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在这场讨论热潮中,没有任何一个推理迷能够置身事外。

故事结束周游仍旧没给出真相,有人认为周游这么做,是为了给大家留出推理时间,更多人则支持故事结局开放性的说法。

《罗生门》一经面世,反响似乎超过周游之前的任何案件。

参与谈论的人除去推理爱好者,还有很多悬疑小说作家、小说评论家、影评人、记者等。总之,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对这起故事性案件提供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通过不同人物角度叙述同样一件事情的经过,彻底让人明白,只要是人就会有私人看法,所以陈述的事情只要关乎自己,都会是片面的矫饰,或善或恶。--记者陈晨。”

“故事没有采用外部叙述者的视角,而是让事件的不同参与者各自讲述了一遍经过,呈现的效果就是远离事件的旁观者无法提供的信息,处于事件核心三人的叙述则大相径庭,每个人都把事实按照自己的愿望扭曲了。--书评人李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