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赵秉文被他突然提问,噎了一下才回道,“这不是多了人数,而是多了女孩子,你想想,那些学子都是青春正盛的年纪,一下子多了那么多女孩子在场,他们能发挥好吗?”
“因为有女孩子在场就发挥不好,也配得上优秀二字吗?”杜关山道,“定力这么差,日后到了官场,肯定经不起诱惑,腐败是早晚的事。”
“你,你这是胡搅蛮缠!”赵秉文说不过他,气得老脸通红。
这时,队列中走出一位风度翩翩,气质儒雅的中年文官,手持笏板朗声道:“陛下,臣以为定国公说得有道理,让女学生参赛,不仅可以更好地检测出真正优秀的人才,还能彰显陛下的仁德公正,宽大胸怀,实乃一桩可记入史册的美谈。”
此人便是阳春雪的父亲,京城第一诗书世家阳氏家族的第六代家主,阳明磊。
阳家世代皆圣贤,不爱功名不爱钱,族中子弟多才俊,只做文章不做官。
流传于坊间的四句顺口溜,便是对阳家人最真实的写照。
最后一句只做文章不做官,指的是阳家子弟虽然全都满腹才学,却只喜欢做编书修史的差事,不喜欢做朝堂上勾心斗角追名逐利的高官。
因此,阳家子弟大多在翰林院担任编撰之职,既不想着升官,也不参与党派之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调离过翰林院,导致翰林院的阳氏都出现了四世同堂的盛况。
嘉和帝喜欢阳家这样安守本分的臣子,阳明磊本人又是才学出众满腹经纶,便任命他为翰林院编修,时常请他入宫为自己和皇子们讲经论道,答疑解惑。
眼下,听到阳明磊也赞同让女学生参加君子赛,嘉和帝便不再纠结,直接拍板道:“既然阳爱卿认为是好事,朕便准了,朕也想看看,这群女娃子能赛出个什么花样来。”
说罢转头吩咐站在身旁的江潋:“女孩子们头一回参赛,千万不能出什么岔子,韩效古那个老顽固最听你的话,你去协助他布置赛场,规划行程,等到比赛那日,让你手下的人去现场维持秩序,从现在开始到比赛结束,书院全体师生的安全问题就交给你了。”
江潋:“……”
怎么又是我?
不去行不行?
真的不想再见到那个烦人精了!
第42章 因为他貌美呀
朝会散后,江潋领命去了南山书院传旨,顺便去查看比赛场地的筹备进度。
嘉和帝把全程未发一言的宋悯叫到御书房,见他蔫蔫儿的像霜打的茄子,不禁叹口气道:
“刘致远和杨述的死因尚未查清,他们两个的位子必须尽快找人顶上,他们的丧事也需要你帮忙操办,冤魂复仇的流言传得沸沸扬扬,你也得想办法压下去,这么多事情等着你去做,你可得打起精神呀!”
“陛下放心,臣没事。”宋悯躬身应道,单薄的身子晃晃悠悠,几乎撑不住厚重的朝服。
嘉和帝看得心惊肉跳,吩咐远公公给他搬了把椅子。
远公公搬来椅子重新退出门外,嘉和帝方才语重心长道,“你痛失臂膀,朕知道你心里难过,但那天的情形你也看到了,不斩长河,杜家父女不会善罢甘休。”
“臣明白,多谢陛下良苦用心。”宋悯坐在椅子上微微喘息。
“你呀,清醒的时候比谁都清醒,糊涂的时候比谁都糊涂。”嘉和帝又叹道,“长宁当年差点要了你的命,你却还对她念念不忘,十年了,人也入土了,该放下了。”
宋悯闻言轻咳几声,因消瘦而越发深邃的眼睛看向嘉和帝,又仿佛透过他看去了某个虚幻的地方。
“陛下,或许将长宁下葬,是个错误的决定。”他幽幽道。
“为何这样说?”嘉和帝顿时警觉起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