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1 / 2)

上回她祝薛初和学子们都能旗开得胜,得偿所愿,结果却闹出这么一场大风波。

所以,这次就不祝了,省得又出什么幺蛾子。

薛初融知她心中所想,反过来安慰她:“没关系,殿试是皇上亲自点榜,不会再有黑幕了,所以,你祝与不祝,我都会是状元的。”

说这话的时候,少年清瘦但俊朗的脸上充满了自信,春日的艳阳从花厅的窗格里照进来,将他笼罩在金色的光芒里,有种令人目眩的气场。

杜若宁看着他,不禁想起去年在效古先生书房门初见他时的情景,那时的他慌慌张张地跟在同窗后面跑,却不慎跌了一跤,羞得满脸通红。

后来每次见他,他都要跌一跤,有一次还撞倒了书架。

那时的他,就是一个青涩又容易害羞的大男孩,如今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长为自信从容的谦谦君子。

真好!

“薛初融,你以后再也不会在我面前摔跤了。”她笑着说道。

薛初融愣了下,脸上慢慢起了一层红晕。

“若宁小姐,你又打趣我。”他也笑着说道,而后拱手深施一礼,告辞而去。

杜若宁送出几步,冲着他的背影喊:“薛同学,我等你的好消息!”

薛初融身形微顿,却没有回头,也没有停留,缓缓举起右臂,握紧拳头用力向下一拉。

春风拂动他半旧的月白长衫,他瘦而挺拔的身影在阳光下渐行渐远……

三日后,嘉和帝在保和殿策问贡士,四百贡工黎明入殿,经过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随后颁发策题。

答题至日暮交卷,由读卷官八人轮流传阅,选出最优者十本进呈嘉和帝,再由嘉和帝御批钦定出一甲前三名,殿前传胪,张贴黄榜,布告天下。

放榜时,杜若宁自己没有去,而是派了贺之舟前去看榜。

贺之舟走得快,回得也快,一路打马狂奔回府,从大门口就开始喊:“小姐,中了,中了,薛公子中了状元,薛公子真的中了状元……”

所到之处,听到的人都跟着欢呼,尽管他们好多人都没见过薛公子长什么样。

但是管他呢,反正是小姐很看中很看中的人。

小姐为了他都坐牢了,他要是不中状元,小姐的牢岂不是白坐了。

好在这人是好样的,说明小姐没看错人。

定国公夫妇听闻消息也十分高兴,命人在府里各处挂起了红灯笼,又打发大管事亲自带人去买鞭炮,等到薛初融游街之后,要将鞭炮从城里一直放到他的菜园居以示庆贺。

游街仪式十分隆重,薛初融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官袍,手捧钦点圣旨,跨下高头大马,带领同穿红袍的四百进士浩浩荡荡在御街穿行,所过之处万人争相观看。

薛初融端坐马上,耳边欢呼声恭贺声响成一片,使他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他享受着这一刻的喜悦和荣耀,同时却又盼着这一刻早点结束,好亲自去国公府和若宁小姐说一声:看吧,我没有骗你!

而此时的杜若宁,正站在花园里一棵大树上遥望御街的方向,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自言自语:“薛同学,你果然没有骗我。”

只可惜,薛初融接下来根本没时间去见杜若宁,游完街之后紧接着便要进宫赴天子为他们举办的琼林宴,琼林宴后还要授封官职。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此刻起,这四百位从几万学子中脱颖而出的新科进士,便一跃成为天子门生,光宗耀祖,前途无量。

文殿试之后,紧接着便是武殿试,嘉和帝这些天累得不轻,实在没精神亲力亲为,便命太子和兵部尚书一同主持殿试,待名次定好后由他宣布。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因此武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