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2 / 3)

持德辉禅师的禅房,那时德辉禅师卧病在床,日夜都需要人照顾,禅房里常常半夜还点着灯火。可那光实在太亮了,不像是灯火,我便走过去一瞧,竟是禅房燃起了大火,正往外冒着浓烟,还把邻近的寮房引燃了。我吓得大喊大叫,又撞开门冲进禅房救人,可里面火势太大,我试了几次都冲不进去,不得不退了出来。我又去附近担水救火,往返了好几趟,还是没用。那时寮房也已经引燃,火势烧得很快,连我居住的房间也着了火。与我同住一间寮房的都是弥字辈的师兄弟们,大都逃了出来,只是不见弥苦师弟。我与弥苦师弟一向交好,不顾师兄弟们的阻拦,拿水淋湿身子,又冲进寮房试图救弥苦师弟,最后烧了自己一脸伤,还是没救着人。”说着低下头去,低声诵道,“阿弥陀佛。”

宋慈想起在巫易墓前做法事时,杨菱从始至终注视着弥音,此时得知弥音曾与弥苦同寮,又彼此交好,还曾奋不顾身地冲进火场救弥苦,这才明白杨菱为何对弥音另眼相看。他道:“大火过后,韩太师带来圣上旨意,要将所有死难之人的尸体搬到一起火化,藏经阁却在那时突然着火,当时你也在场吗?”

弥音摇头道:“我那时烧伤得不轻,敷了药,在临时搭的草棚里休息,后来才听说了藏经阁起火的事。”

宋慈怀疑有人在藏经阁起火之时,趁乱搬动过死难之人的尸体,本想向弥音打听此事,可当时弥音不在场,那就不必多问了。他想了想,没再打听起火之事,转而问起了刘扁和刘鹊,道:“我听说贵寺起火那晚,刘太丞家的刘扁和刘鹊曾来为德辉禅师看病,当时是你去请他们来的。你可还记得刘扁那时的样子?他的左臂是不是断了,绑着通木?”

弥音点头道:“刘扁施主是伤了左臂,我去请他看诊时,还怕他多有不便,可他说自己的左臂虽然摔断了,但早已接好,而且他替人诊脉都是用的右手,并不碍事。刘鹊施主担心刘扁施主手臂有伤,怕他看诊时不太方便,于是也带上药箱,一起跟了来。”

“这么说你只请了刘扁,刘鹊是不请自来的?”

弥音又点了点头,道:“刘扁施主曾是宫中太丞,听说他过去专门替皇上看病,医术甚是精湛,去刘太丞家请大夫,自然是去请他。”

“刘扁和刘鹊关系如何?”

弥音微微皱眉,没听得太明白。

“比如来贵寺的路上,他们二人交谈多吗?彼此说话时可是和颜悦色?”

弥音回想了一下,道:“我记得来的路上,二位施主没怎么说过话,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有路人认得他们,跟他们打招呼,他们也都没应。”

宋慈想了一想,又问:“你最初发现禅房起火时,可有在禅房附近看见过什么可疑之人?”

弥音摇头道:“没有看见。”顿了一下,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道:“我在禅房附近没看见人,倒是之前去茅房时,遇到了刘鹊施主,他也起夜去上了茅房。”

“你看清了,当真是刘鹊?”

“虽然隔了一段距离,可那晚月光很亮,我认得是刘鹊施主的样子。”

“能看见月光,这么说你不是在茅房里遇到的他?”

“我看见刘鹊施主时,他走在茅房外的小路上,往厢房那边去了。”

“那你怎么说他是起夜上了茅房?”

“那么晚起夜,又是在茅房外,不是去上茅房,还能是什么?”

宋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没再发问,拿出那块狮子玉饰请弥音辨认,然而弥音也不识得。宋慈向弥音道一声“叨扰了”,又去到灵坛旁向居简和尚行礼告辞,随后离开了净慈报恩寺。

“你是在怀疑刘鹊吗?”从净慈报恩寺出来,刘克庄见宋慈一直凝着眉头。

宋慈点了点头,道:“按照居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