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耐难道还不知道哀家生什么气?我且问你,你是什么时候收服郭德鲁的?”
郭德鲁是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太后于他有知遇之恩,还曾救过他的命,郭德鲁发过誓,这辈子一定效忠太后。
太后明明交代郭德鲁,没有她的口谕,不能让李端锦出来,但见陛下没事人一样去坤宁宫,又来慈宁宫,分明是郭德鲁不把她的旨意放在眼里。
这说明,太后现在已名存实亡,无法掌控后宫,更别说现在陛下还和她对着干。
“儿臣亲政六年,若连皇宫都无法掌控何谈掌大同万里疆域?”李端锦淡淡地说,“母后自小教导儿臣帝王之术,郭德鲁这样的内侍监,自然是谁能掌他生杀大权,他就听谁的。”
“母后以为朕这么做是和您对抗吗?”李端锦问道,“恰恰相反,我是为了母后的声誉以及大同的安危。”
不过是惩罚一下不听话的儿子,还能上升到大同安危的高度?太后不悦地扭头。
“母后可知,大同现在内忧外患,外有北戎虎视眈眈,在边境陈兵20万,其目的昭然可揭,内有攸县内乱,还有谋朝篡位者在暗中助纣为虐。前有百年难遇的暴雨后有灾难性的瘟疫横行,如今的大同情势岌岌可危,一个不好,皇朝覆灭,江山易主,也不是没有可能。”
太后神色紧绷,面上虽力持淡定,但心里已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她早已不问政事,只图清闲,直到今天才知道大同如今这般艰难。
“儿臣从来都很感激母后的教导,没有母后就没有儿臣的今日。所以,母亲的要求,儿臣会尽全力达成,母亲的想法,儿臣会尽全力实现,母亲的喜欢,儿臣会尽全力遵循。儿臣……没有自己,只有母亲。”
太后回想起李端锦小时候,课业很辛苦,他却咬牙受着,从没在她面前喊过苦,即便是大冬天下着大雪,也坚持卯时起。
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猫,缠着她想要准备他养一只,那可能是他第一次向她撒娇,但她还是拒绝了,被拒绝后李端锦没有大吵大闹,从此再也不提养猫。
自从教会李端锦处理政务,之后他便尽职尽责批改,刚刚接手那阵子经常忙到深夜。
太后也深以为有个十分称心的儿子而自豪,全然没想到那是李端锦压抑了自己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