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2 / 2)

又道:“季大人至死都在为平圣公主奔走,如此忠贞,也着实令人敬佩。”

“季知方?”却听慧敏皇后突然像听到什么笑话似地嗤了一声,“这季知方比之李玄臻都要小个七八岁,在姐姐眼里,他也不过是个孩子。”

“过刚则易折,季鸿儒难听话说了太多,李玄臻早就容不下他。季家是秋后的蚂蚱,就算没有那纸婚事,李玄臻也会找别的由头――后面不是还有封季氏诏书?只是姐姐的死,让他们倒得更容易。”

季鸿儒毕竟是李玄珠的亲师。

李玄珠不愿这呕心沥血早就的太平盛世被李玄臻糟蹋,是以当年被逼无奈做出与季知方的婚约,一方面是想借此绝了李玄臻的妄念,另一面则是还要借助季相在朝中的权势与其周旋抗衡。

若能逼其改邪归正重回正道,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可如若不能,江山易主改换新帝,这样的事她李玄珠能做到一次,就能做到第二次。

只是不防李玄臻竟这般疯,一招之差满盘皆输,当年黍米之变若李玄珠还在,季家也不至于落得个十族流放的下场。

而李玄臻要收拢政权,既容不下季家,又如何容得了云家?只不过云家手掌重兵,云杉看着又好似忠心耿耿,李玄臻师出无名,那来前朝见的秦雄,就成了削弱云家的最好的靶子。讨伐稷元,既能让云家损兵折将,又能借着云家扬他武昭皇帝的威名,可谓是一举多得。

李玄臻这盘棋,下的太大了。

如今再看黍米之变,这到底是一个癫狂帝王的无果之爱,还是一个傀儡皇帝的政权之谋,此事三教九流见仁见智,只不过稷元百姓和所有在伐稷一战中阵亡的双方将士,乃至云家五子,季家全族,竟都只是其中的牺牲品。

“那正阳公主???”

话说到一半,云清澜却突然住了声。

事情已经昭然若揭――

因为李襄阳的相貌,跟李玄珠像了九成。

作者有话说:

第128章 知遇之恩

云清澜一行三人快马加鞭地进了京都城。

一路行至飞仙台下, 却见那宏伟瑰丽的飞仙台早就是空无一人。

月落参横,此刻的飞仙台正被笼罩在一片朦朦薄雾中,巨大的十二瓣金莲于雾霭中若隐若现, 叫人看着少了几分往日金光四射的奢靡,倒真生出几分出尘入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