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伯辱骂诅咒汴州百姓,更是冲撞了好心帮他的将军,小丫头自知理亏满脸惊惧,嗫嚅着说不出话,百姓中的知情人当即就替她补充道:“大将军息怒!这屈老头,脑子有点问题。”
“他从前是个粮商,二十年前在我们汴州也算是小有名气。”那人上前一步挤出人群,语中颇带着些嘲笑和讥讽,“可家财万贯又如何?不会经营买卖的人,就是给座金山都能生生造空。他一个外地人想在我们汴州做大,可砸了那么多钱下去却事与愿违,没多久就败光了家业,从那之后就变得不太正常。”
说起往事,这知情人看向屈老伯的神情就生出几分奇异和莫名,他看了看屈老伯,又接着指指脑袋,“不知哪根筋一搭错,就开始发疯。”
卖粮人无粮可食,仔细想来确令人唏嘘,可――
“为什么是土地仙留下的报应?”云清澜上前一步,低声问道。
可看方才屈老伯的反应,却又分明是受了龙虎军旗的刺激。
云清澜想起先前上山路上霍丞川问她的话,难道说龙虎军,跟此次饥荒有什么关系?
“那就是祖父自己编的故事。”小丫头神情躲闪,显然是不愿多说。
“故事也无妨。”云清澜心中对此耿耿于怀,嘴上亦穷追不舍,“是什么故事?”
孙岑茂见云清澜神情凝重,又看那小丫头支支吾吾好像真藏了什么不得了的事,就抬手一挥,颇为识时务地驱散了前来领粮的百姓。
见百姓四散离去,小丫头这才终于松了口气。
祖父自家道中落后就时常不分场合地肆意谩骂汴州百姓,这些年在汴州名声极差,就刚才闹的这一通,若不是有眼前的大将军在此镇着,那人就不单单只是几句讥笑讽刺这么简单了。
她满怀感激地看向云清澜沉静明亮的黑眸,犹豫片刻道:“祖父一直说,他二十年前其实是,京都粮草押运官。”
读书人常有投笔从戎,这里面张平良算一个,屈行智也算一个。
张平良临危受命接过六营重担,虽说过程步履维艰,但如今也算是一方小有名气的将领,在军中混得风生水起,可屈行智却没有他这样的好运气。
屈行智怀一腔热血投军,却因身骨文弱而被当年的云杉拒之门外,尽管不能上阵杀敌,但他也有别的法子一展胸怀。
他在朝中几经迁调,最终被任命为粮草押运官,终年奔走于龙虎军前线和后方粮仓之间,虽日日奔波,却也乐此不疲,甚至还为此特意改了名。
伐稷之战时,屈行智照常押粮北上,看着一路走来各处山头迎风飘荡的武字大旗和龙虎军旗,屈行智心情舒畅,也觉与有荣焉。
可没想到却在途中遇到了常有道。
作者有话说:
不光来晚了,今天写的效率还很低,磕一个
祝大家新年快乐!
(再说一遍)(超大声)
第112章 豢鸡饲彘
常有道按李玄臻的意思劫走了屈行智押运的银粮, 在这其间为保性命,是连一根草都没敢给屈行智留下,但常有道心中有愧, 更不愿再为此多做杀孽,是以屈行智一行人的性命, 倒也未受损伤。
可屈行智被抢后身无分文, 迷迷糊糊地自山中醒来后寸步难行, 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只能一路要着饭回了京。
路上不时传来前线龙虎军因后继乏力而陷入水深火热的消息,屈行智心如刀割,几次都想就这么以死谢罪, 可身为粮草官, 他既携圣命而出,其间过程结果不论好坏, 就都需对朝廷有个交代。
流浪数日,怀抱死志的屈行智终于在战事几已结束时一步步返回京都近郊, 却又在此遇到了早早等候在外的吕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