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就剩下表白墙。
甚至戚同舟上次给他拍的照片都不知怎么流了出来。
照片上只露了个细高挑儿的背影, 逃过了版主制裁, 认识的能认出是谁, 不认识的誉为氛围感美人, 一时成了热图,甚至有人偷去当头像。
就是戚同舟本人不太开心,宝藏外露,在朋友圈还抓了好一阵子搬运工是谁。
这就都是陈文港不知道的了。
到差不多能出门见人的时候,考试周也到了。之前那个校园之星的评选结果出来,他不知怎么顺理成章成了冠军,直到校媒记者给陈文港打电话,才听说按惯例还要做篇采访。
小记者怕他不答应:“学长,只是聊两个小时, 不会耽误你复习功课的。”
陈文港笑说:“我是怕耽误你们复习。你们忙得过来吗?”
对方道:“不会耽误不会耽误,这是这学期最后一刊了, 我们也想完美收官。”
就这样, 打电话当天就插了个采访,在咖啡厅聊了两个小时。
校报的这些记者和编辑也都是学生担任的,以大二大三为主。
像模像样拿着录音笔、单反, 脸上还带着清澈和稚嫩, 问的问题也不过是些“你平时喜欢干什么”之类的泛泛之谈。不那么专业, 但那个朝气蓬勃的劲儿,是出了社会再也难有的。
结束后陈文港还请他们吃了顿饭。
学弟学妹觉得他亲和,聊得又投机,也不客气,把在教室自习的主编等几个能来的人都喊上了,就在校门口的小饭店要了一个包间。一群年轻人嘁嘁喳喳,杯盘碗盏地吵翻天。
陈文港微笑着看他们打闹,这才是天然的年轻,是他只能旁观的活力四射。
但他坐在这些年轻人中间,被他们的嘻嘻哈哈炸着耳朵,脸上也多染了点红晕。
出门后,众人跟他告别。
他挥了挥手,和一群年轻人分道扬镳,留下一个独行的背影。
陈文港的课少,考试也少,接到陈香铃的电话时,他刚走出最后一门的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