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2 / 3)

父亲的名声往自己身上泼污水,这样的宋钦,唐瑜舍不得再将他往外推,她决定了,嫁给他,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考虑,她累了这么久,想歇歇,想听从自己的心。

但婚前不能再这样,虽然已经给了他,礼不可废,不能纵容他。

“那你不许反悔。”宋钦亲她额头,要她亲口保证。

唐瑜浅浅笑了,靠在他胸前摇摇头,算是回答。答应了,他还抱着不肯松手,唐瑜睁开眼睛,长长的眼睫扫过他胸膛,茫然地问道:“明早我爹爹要上拒婚的折子,你到底要怎么做?”

他对父亲和颜悦色,朝臣们怕会猜忌两家早有勾结,可是冷言冷语的,父亲

宋钦凑到她耳边,小声说了两句。

唐瑜咬唇。

宋钦握住她手,无奈道:“瑜儿,你父亲暂且会受些委屈,可我这么做,他与我的关系会更紧张,我们越不合,他忠臣的名声就越牢靠,等将来事情定了,我再想办法缓和与他的关系,绝不会叫你为难。”

唐瑜沉默。

她很想问,他就那么有信心能登上那个位子吗?可是,不仅仅她,几乎天下所有人,都会觉得,只要宋钦想要,他就一定能得到那个位子,他唯一欠缺的,只是光明正大的理由。

换做以前,唐瑜会为难,但现在父亲已经能择出去了,剩下的就是她自己。

耳边就是他有力的心跳,想到那场瓢泼大雨,他稳稳地背着她走,唐瑜慢慢地抱紧这个男人,心甘情愿陪他走。他成了,她会求他放姑母一家一条生路,他败了,父亲姑母都会好好的,她

她愿意陪他去任何地方,哪怕是黄泉之下。

74.74

赐婚旨意有了,大婚的吉日也定下了,景宁侯辞官后没再闹,等同于默认了婚事。高高在上的摄政王殿下总算痛快了,晾了准岳丈几天,终于在早朝上就自己的婚事同大臣们聊了几句,先自责他选妃时考虑不周,只图省事却慢待了所有官员,然后又盛赞景宁侯的战功气节,如此能臣不该辞官,埋没了一身本事。

既然都自陈己过了,一下朝,摄政王殿下便带上“景宁侯府”的匾额,亲自去唐家谢罪,希望与准岳丈握手言和。

这一举动,大臣有的认为摄政王是想拉拢唐慕元,收为已用,有的猜测摄政王不想将婚事闹得太难看,所以屈尊降贵。百姓们不管那么多,就喜欢看热闹,纷纷夸赞他们心目中的战神王爷够诚心,又嘀咕唐慕元拿乔太过。

唐慕元人在侯府,闭门不出,听不到百姓们的议论纷纷,但就算听到了也没用,得知宋钦来了,冷着脸吩咐下人,不许开门,宋钦真想进来,尽管派兵硬闯。

百姓们以及站在门外的摄政王立即明白了,人家唐家虽然默认了婚事,可内心里头,依然是不愿意的。这下好了,百姓们齐齐望向摄政王,好奇摄政王会不会恼羞成怒,干脆取消婚事,然而摄政王接下来的举动再次让他们瞪大了眼睛。

摄政王没生气,站到晌午,确定唐家不会开门,他径自回府,然后让人将昔日替他选妃的那条狗送到唐家,说是送给唐慕元的,任他处置。

百姓、朝臣们面面相觑:摄政王这是真心赔罪,还是故意气唐慕元呢?

没人猜得到摄政王殿下的心思,只看到唐家门外多了一条赤黄色的怪狗,绷着脸卧在唐家门外,一旦门口有人经过,那狗便抬起头,说来也怪,明明是条狗,一眼看过去竟然能看出他在不高兴,乌溜溜的狗眼睛漫不经心瞥过来,似乎很嫌弃的样子。

一时间,摄政王这条奇狗声名鹊起,有人闻讯赶来,只为一睹奇狗尊荣,然而三五成群赶到唐家门外,奇狗已经不见了

宋钦来门外求见,唐瑜一来知道父亲不见宋钦除了生气,主要原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