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办法官是个半谢顶的中年人,挺幽默,说:“你们这个案子不简单啊。要是真开了庭,我估计吧,被告总得先提一波管辖权异议,原告这边再回一波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然后申请重新资产评估。一审判完了,二审上诉,说不定还要再审,整个过程不会短。但你们也不要觉得我是因为嫌麻烦,就希望你们调了。今年我还没报过优秀庭审呢,你们这两边水平都不低,政法对至呈,我看就挺合适的,法庭上交锋肯定漂亮,又是新型案例,到时候我还能在中法评上发几篇文章。”
齐宋给听乐了,忽然觉得杨嘉栎有点冤,他本来的想法其实也没错,这案子立案难度不小,原告之所以这么顺利地成功立案,大概真是因为西南区法院商事庭想拿这个案子来申报优秀庭审,再发几篇论文,恰如医生遇到了罕见病。毕竟原告代理人是此地常客,政法的讲师,这方面的雷达自然比杨嘉栎灵敏许多。
“关老师”就坐在他对面,似乎也在口罩底下微笑了一下。只是那笑容稍纵即逝,他分明看到了,又好像是错觉。
“我当事人表示可以接受调解。”她说。
杨嘉栎就是带着这个任务来的,有些意外她会先退一步,便顺着说下去:“我这边也一样。”
关澜随即报价:“2100 万。”
杨嘉栎错愕,而后笑出来,说:“你们起诉标的就是 2100 万,调解也 2100 万,那我们为什么要调?”
“因为时间。”关澜回答。
虽然一语中的,但杨嘉栎表情控制得极好,说:“现在公司控制权在廖先生手里,时间上有压力的不是我们这一边吧?”
关澜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道:“我当事人的意思就是这样,如果不行,那只有麻烦法院给我们排庭了。”说完便不再讨价还价,打开一个资料袋,对法官道,“原告这边还有一份证据要补充。”
光盘,公证书,两份打印副本递过来。
杨嘉栎接了一份,草草翻过,几乎是下意识地对关澜道:“你们这份证据……”
齐宋做了个手势制止,他才反应过来,转而对法官说:“我们需要跟当事人沟通一下。”
“好,”法官点头,看了眼手表,“我另外还有一个会,我们三十分钟之后再继续。”
从调解室出来,齐宋跟书记员借了间空会议室,坐下先把补充证据细看了一遍。
那是一封廖智捷转发给许末的电邮,正文空白,下面是他和评估机构的往来沟通,甚至包括一次会议记录。
就是在那次会上,评估师告诉廖,“清水错落”的估值做出来大约 2000 多万。
廖不满意这个结果,对评估师说,太高了,必须再做一次,把数字往下压一点。
评估师表示很难办,说他们已经按照廖的要求尽量做低了数字,如果要更低,除非把未来现金流贴现法改成清算法。但清算法是针对破产企业的,只对有形资产的价值进行最保守的估计,诸如作品 IP、持续经营价值这些无形资产都不计算在内。
廖说,可以,就用清算法。
评估师认为这么做自己这方面要担风险,恐怕不能出“资产评估报告”,只能出个咨询报告。
廖不同意,说这次估值就是为了卖出全部股份而做的,情形类似于清算,所以不存在任何问题。
双方纠结了一番字眼,最后大概因为这几年生意实在不好做,评估师让步,同意采用清算法,并且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资产评估报告》。
杨嘉栎有点麻,即刻打电话给廖智捷,把情况简单说了,再翻拍了照片发过去。
廖智捷看过之后十分激动,说:“这封信我肯定没有转发给许末!而且你们看,发送日期是在我们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