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那一天,院里给所有的在读博士生都拍了个人照,唯独秦施柔这一张截然不同,是两个人一起,照片上没有注明容因的任何信息,甚至姓名都没有,她那时候与现在的样子差别极大,T恤搭配牛仔裤,扎了马尾,稚嫩干净,满带青春的气息,要不是温如玉眼尖,对她比较熟悉,估计粗略扫视过去都认不出来。
变化太大了。
这样重要的场合能带着容因一起拍照,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她俩关系有多亲近,至于究竟是哪样的就不得而知了。
日常朋友,还是单纯的学姐带学妹,亦或更深一层,只有她们彼此才知晓的那种……别的不清楚,但看容因的反应,应该不只是普通交际的校友或朋友那么简单,毕竟若是普通寻常的关系,就不会那么小心内敛了。
默不作声站了好一会儿,温如玉走不动道了,双脚生根扎地底下了似的,盯着看了两三分钟。
同行的周希云疑惑,见她老久都杵在一个地方,动也不动,走近好奇瞅了下,乍一看还没认出照片上的人有容因,还问:“咋了?”
温如玉没吭声,双唇紧闭,脸上的表情深沉。
再一看,周希云才缓慢知觉,隐约感到不对劲,仔细一琢磨发现竟然是熟人,讶然开口:“怎么会是容因,她不是机械专业的吗,咋到我们学院来了?”
温如玉收起心神,将低垂的目光刻意挪开,避免被龚主任他们看出反常,这才变回原有的样子,面上波澜不惊,仿佛什么都没察觉,轻声说:“不知道,可能是巧合。”
周希云继而看向容因旁边的秦施柔,不认识秦施柔,一点印象都没有,接着讲:“这个好像从来没见过,秦施柔……读书的时候也没听说是谁,算一下,还是咱们的同系学姐,她和容因又怎么会扯上联系,以前就认识?”
“可能,也不一定,不是很清楚这些。”
“倒也是,我们都没在学校读几年,不了解也正常。”
容因读大一时,温如玉已经大四了,那时早就不在A大,忙着留学事宜来着,而再往前推,温如玉大一到大四时期,容因还在读高中,秦施柔读研,三个人别说交际了,根本就不在一条线上,就算同是一个大学,温如玉和秦施柔还是一个专业,能碰上的概率都微乎其微,几乎等于零。
周希云的关注点不一样,她倒没去想容因和秦施柔真正的关系,更多的是在意照片下方的注明内容。
放眼整个大厅,别的杰出校友的展示栏底下多多少少都会写明该校友的现状,比如任职大集团前途无限,比如开创品牌成为人民企业家,比如从事某方面现如今已是行业佼佼者、领头人,等等,总之都是天之骄子,成就远超常人,但秦施柔的这张很特别,除开她在学校里取得的一系列耀眼光荣,离开学校以后的事迹,还有大致的方向,全都是一片空白,唯一有的是她毕业后曾向母校捐赠上千万资产,成立某校友励志奖学金项目。
“这个奖学金是我出国后才有的,之前没听过。”周希云说,“以前没听容因她们说起这人,应该很久都没联系了,不然平时应该会见到她。”
温如玉缄默,即使什么都不了解,可还是能大概清楚咋回事。
上次来A大,遇到容因和高宜吵架,其实那时候她不是经过图书馆没过去,不是那样,而是她人就在食堂里面,隔了一道玻璃墙,外面的两人心思都在争执上,没发现她就在食堂里面,在离门口最近的那张、被绿植遮挡的桌子后。
姐妹俩的对话她听了个七七八八,现在“那个人”总算是对上号了,都不用怀疑,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究竟是不是。
明摆着,“那个人”就是秦施柔,照片上的这个女人。
那天听她们吵架还没多大的感觉,似乎并没什么,温如玉不是那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