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只待来年春耕前将良种送到,分发给百姓们耕种,萧承轩和厉怀明都觉得金陵的事情也差不多结束,该去下一个地方了。
其他人都唯他们两人马首是瞻,没有不赞同的,萧承宇一人的意见无需考虑。
然后一群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金陵,厉怀明还带走了胡康平和胡康乐两兄弟。
胡康平以后是要考进士做官的,现在跟着他们正好可以积累经验。而胡康乐一直都有参军建功立业的想法,跟在萧承轩的身边,对他更有好处。
萧承轩早就眼馋胡家这两兄弟了,对此一点都没有反对,还很乐意把一些重要事情吩咐给他们去做。
胡嬷嬷则继续留在金陵经营纺织作坊分店,还得到了邵宁来信的同意,把纺织作坊同意命名为永宁纺织作坊。
也许是因为在金陵开了个头,也或许是因为贪官污吏实在太多了,以至让他们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发现贪官的存在。
然后按照老规矩,把三皇子推出去参加官员们为他们举办的接风宴吸引住所有官员的视线,路归元暗中搜查证据。
一旦证据搜查到手,厉怀明整理证据,胡康平和胡康乐带人去寻找证人,救出受害者,王副将带人去封锁知府衙门和各个涉案官员的府邸,萧承轩带着禁卫军冲进宴席上捉人。
从头到尾,萧承宇都是一脸懵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对上被抓官员愤怒的视线,才一个激灵清醒过来,明白了这完全是金陵事件的重演,立即愤怒的就要去找萧承轩理论。
不料萧承轩先发制人,高兴的对他道:三哥放心,我们已经找到了所有证据,罪证确凿,辩无可辩!果然还是三哥的办法好,否则我们也不能那么快找到全部的证据!父皇若是知道了,一定会大大嘉奖三哥,三哥封王指日可待了!
被抓的官员中有不少是投靠了三皇子的,闻言都不可思议的看向萧承宇:你竟然为了能封王而出卖跟随自己的官员?莫不是疯了?
萧承宇:他做什么了?他明明什么都没来得及做!
然而萧承轩这口锅扣得非常结实,任他如何掀都掀不开。
事情传回京城,萧承轩依然是不留余力的在折子里称赞萧承宇的功劳。满朝皆惊,又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第一次萧承轩这样不留余力的称赞,众人只会认为他是因为没法将萧承宇彻底拉下台,于是以退为进,在皇帝面前表现得兄友弟恭,踩着三皇子上位。
可第二次也是一样的发展,众人就有些狐疑了,上一次已经把大功劳让给了三皇子,这一次怎么说也该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一些吧?
可九皇子还是把大部分功劳往三皇子身上推,怎么看都不像是聪明人会干的事,难道他还是在故布疑阵?又或者九皇子其实说的是真的?
最后一个答案不敢想,尤其是跟随三皇子一派的人,若九皇子说的是真的,那他们跟随的究竟是怎么一个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