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 / 2)

因为跟着牛车,跃的马车走得并不快。

日头渐渐往西偏去,罂看着被收割干净的庄稼地消失在身后,代之以连绵的荒原。树不多,草却很茂盛,大片大片,长得有半人高。干枯的草叶映着阳光,遍野灿烂,时而有小河蜿蜒其间,在阳光下如碎金流淌。

再行走半个时辰,罂忽然视野那边出现三座小山一样东西,形状很规则,在空旷的大地上尤其醒目。

罂诧异地望向跃:“那些是高台?”

跃的眉间染着阳光,颔首道:“正是,那些高台乃先王雍己为祈丰年而造。”

罂了然。她在心里算了算,雍己的年代至今已有两三百年,那三座高台的历史比大邑商还要往前许多。

“我等就是要去看那高台?”罂问。

跃笑笑,用手摸摸她的头发,却没答话。

“啪”一声,他将鞭子一扬,催促马车前行。

许是劳力所限,无论样式和高度,雍己的高台都无法与大邑商相比。可毕竟是当年的商王所造,夯土与巨石层层堆叠,在茫茫的荒原上,如猛兽蹲踞。

当罂踏上苔藓斑驳的石阶,感到脚下仍然牢固如新。

“当心些。”跃捉稳她的手,拉着她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爬。

随着步步登高,视野渐渐宽阔,大地变得更加广大。罂四下里张望,发觉这高台四周都是一眼望不尽的荒原,树也不见几棵。

“既是祈求丰年,为何将高台建在着荒野之中?”罂好奇地问。

“谁说这是荒野。”

跃还未出声,一直走在前面的载却突然开口了。他指指远方:“可看见那些田垄?那是从前划分田地时所筑,这一片原本就是良田。”

罂一愣,跟着他的指向望去,果然,高草中,一道道隆起的线条隐约可辨,将原野分割,却是是田垄的样子。许是年代久远,方才走在路上竟无所察觉,来到这高处才能看出来。

“在先王仲丁之前,这些都是王田。”跃在旁边道,“后来仲丁将大邑商迁往嚣,这些田地才废弃。”

罂颔首。

商汤灭夏,定都亳邑。但是这以后,亳邑却并没有作为都邑长久地传承下去。仲丁迁都嚣,河亶甲迁往相,祖乙迁往耿,盘庚迁往殷。几百年间,大邑商的地点改变了五次。

“先王为何要迁走?亳不好么?”罂不解地问。

跃笑笑,道:“你方才一路走来,可见到了有林木?”

罂想了想,似乎确实没有见到什么树,摇摇头。

“耕地之法,须焚林肥土以养稼穑。”跃的声音不急不缓:“然长此以往,林木草莽终有耗尽之时,地力不继,收获则逐年减损。大虐降下,先王亦是不得已。”

罂明白过来。

商族先人虽出身渔猎,可到了商汤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已经与农业密不可分。这个时代农业粗放,收获全靠土地的肥力,一旦土地贫瘠,人们就要另寻他处。

罂有些欷歔。在大邑商的时候,她也曾经看到一些纪事的牍片上写着某年殷降大虐,当时并没有特别注意,现在看到这高台和荒原,才切身感受到这的确是能迫使一个强族远走的灾难。

她不禁想,或许再过些年,现在那个繁盛的大邑商也会落得跟亳邑一样寂寥呢……

“到了。”

正走神,她忽然听到跃出声道。

罂抬头,闲聊间,他们已经攀到了高台的顶上。这里并非平坦得空无一物,地上落着几块巨大的碎石,两道丈余高的石墙在旁边矗立着,似乎是一间石室的残垣。

一阵凉风吹来,罂的发丝被轻轻捋起。

太阳在正前方,光线从两面石墙中间照来,格外耀眼。跃带着罂攀上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