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2 / 2)

来咋地?

“棉花浑身是宝,棉絮可以纺成棉线做衣服, 还能弹成棉毡填充被面, 直接做棉袄棉裤, 比丝绵还要保暖。

“棉籽可以榨油,虽说没有豆油好,但要比动物油便宜许多;棉杆还能留着生火做饭,或冬日取暖。”

楚溪客顿了一下,开心道:“多余的棉籽油和棉衣、棉被可以卖给关外的突厥部落以及羁縻州的各部族,不用担心他们不敢和咱们交易,反正他们也不会听朝廷的话。”

贺兰康朗声笑道:“这话不假。不过,若真依你所说不种粮食改种棉花,数十万将士的粮草如何解决?”

楚溪客嘿嘿一笑:“有了棉花就有了小钱钱,还怕买不到粮食吗?”

姜纾一怔:“你的意思是,种了棉花卖出去,再从其他州买粮食?”

“是不是傻?明明可以直接种粮食,为何还要拐着弯地四处买着吃?”贺兰康敲了敲楚溪客的脑门。

楚溪客捂着脑袋嘟囔:“这怎么是傻呢,明明叫利用有限的资源利益最大化……假设一亩地产粮两石有余,就按三石算,依着如今的物价,一石四贯钱,一亩地悉数卖出的话就是十二贯。

“棉花亩产四百斤,长安地界没人卖,我只听说关外一斤三十文不止,比粟米还贵。更何况,若加工成棉衣、棉被可就不止这个数了,具体可以参考丝绵做的衣裳。”

楚溪客说着,朝楚云和一指:“阿兄这件夹绵的马甲,十贯钱可买得到?”

楚云和愣愣道:“丝绵不易得,向来价贵。”

楚溪客眨了下眼:“草棉中原没人种植,若我们能成功栽培,便是有价无市,到时候一件卖多少,还不是咱们说了算?”

楚云和一拍大腿:“我听懂了!崽儿的意思是用买棉花的钱去买粮食,相当于一亩地换来十倍、百倍的粮食!”

楚溪客笑眯眯地点点头。

楚云和笑道:“这么一说,还挺划算。”

在场之人纷纷怔然,这买卖确实划算啊,为啥没听说有人借此发财?

实际上,不是没有,而是他们不知道。

不怪他们没有商业头脑,主要是这个时代粮食产量低、交通不发达、经商不被鼓励等种种因素造就了这个时代士人阶层固化的思维模式――种粮、囤粮,以备不时之需。